为什么进化没把愚蠢彻底淘汰掉?

大科技大科技 科学之谜 2019-05-27 3195 0

一个人即使拥有极高的智商,也常常办些傻事。

为什么进化没把愚蠢彻底淘汰掉?

法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福楼拜说过这样一句话:地球尚有边界,人类的愚蠢却无极限。在他眼里,愚蠢无处不在:从好管闲事的中产阶级间的八卦,到专业学者侃侃而谈的演讲,甚至连“法兰西思想之父”伏尔泰也没有逃过他挑剔的双眼。福楼拜将人生最后几年的时间全部投入搜集成千上万种的愚蠢实例当中,想要完成一部《愚蠢百科全书》,可惜的是,他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这部巨著,于58岁时与世长辞,而他的突然死亡,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咎于研究这本书时遭遇的挫折。

想要记录人类做过的蠢事,这本身看起来就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情,因为几乎人人都干过蠢事,即使是最聪明、最博学的人也不例外,蠢事多如牛毛,怎么能记录得过来?这倒也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即使是那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天才”、“精英”们,也经常会干傻事呢?

智商不能阻止愚蠢

原来,我们平常用来衡量智力的标准——智商,对于那些不合常理的、毫无逻辑的行为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现代社会中,科学家总是在尝试使用智商测试来研究人类的,这或许是评判一个人的抽象推理能力的最佳方式:如果你的智商高达120,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积分;如果你的智商达到了100,只要你肯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汗水,你也可以学会微积分;但是如果你的智商仅有70,那么你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微积分上取得什么成绩了。这样看来,智商高低确实能够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

但在现实中,高智商的人常常上当受骗,干一些常人看来愚不可及的事,也常常无视现实,固执己见,比如,在气候变暖如此显著的今天,一些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从始至终都坚称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相反,低智商者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笨,一些智商只有80上下的人,可以说数门外语,更神奇的是,其中一位智商只有80的英国人还曾经策划并实施过一起复杂的经济诈骗案。

我们该如何来解释这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认知科学家、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说,当我们加工信息时,我们的大脑能够使用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智商测试只能测量其中一个,即在我们有意识地处理问题时使用的协商处理系统。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常常按另一套系统——直觉来办事。

直觉首先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和习惯有关,与智商则毫无关系,是智商测试测不出来的。比如我们在看到德国人时马上想到“严肃”,想到美国人时马上想到“随和”,想到日本人时马上产生厌恶感。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被灌输的观念,有了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我们就不会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智商再高也派不上用场。

其次,人的直觉反应大多是未经思考的情绪化反应,情绪化是人们犯错的一个最大诱因。悲伤或是焦虑这样的感觉都会让我们的思维发生混乱,无法集中精神思考,于是,我们任凭情绪起伏来决策,智商只能被晾在一边。

集体中的“功能性愚蠢”

在人类社会日益商业化、组织化的今天,科学家们还发现,愚蠢已经不是个人的事,它是一个社会组织的问题。有时,高智商的人组织在一起,反而会干出又可笑又愚蠢的事。

我们都知道,某些特定领域的企业组织,比如著名的投资银行、公关机构和投资公司在招聘时只会选择那些精英人才。但是,科学家的调查发现,在招聘了高智商的精英分子之后,公司并没有将他们立即投放到各自的岗位上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相反的,他们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让他们“关闭”自己某方面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功能性愚蠢”。简单来说,“功能性愚蠢”就是让员工变得缺乏批判性思维。由于企业员工不质疑企业的决策,能够绝对完成企业交给的任何任务,这种“愚蠢”就具有了提高企业和组织生产率的功能。

可惜,“功能性愚蠢”的训练常常导致企业乃至整个行业发生灾难性结果。科学家发现,功能性愚蠢正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华尔街的精英,哪一个不是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智慧呢?金融危机前,他们每个人都知道在按揭证券和商品结构上出了问题,但是他们却不敢提出这些问题,因为公司的纪律摆在那里,他们害怕自己提出的忧虑会削弱上层领导的权威,导致自己受到打压。这最终使得那些拥有无限潜能的天才雇员在面临实际问题时失去了逻辑能力。

愚蠢出现在高智商的人群将会导致更大的危险,因为他们往往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一个人的智商越高,他的愚蠢所造成的结果也就越具有灾难性。

最后,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把愚蠢彻底淘汰掉呢?有科学家认为,很可能,优越的脑力需要付出其它方面的代价。比如有统计表明,高智商的人群更易患抑郁症,自杀率也更高。还有研究发现,那些拥有高智商的士兵更易死亡。这说明,人类如果把智力进化到不干任何蠢事的地步,人类的情绪就会受到很大的抑制,没有宣泄口,结果人反而容易崩溃乃至死亡。

因此,除了智商之外,人类的思维还有更多的维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大科技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