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山谷的奇异光球是大风产生静电?

大科技大科技 科学之谜 2020-04-30 5721 0

赫斯达伦是挪威中部的一个山谷,离北极圈不远。自1980年代以来,这里以频繁出现的神秘光球闻名于世。这些光球有时大得像小汽车,能在空中漂浮2小时之久;有时沿着山谷疾速飞行,最后骤然消失;有时在白天出现,看起来仿佛漂浮在空中的金属物品。神秘山谷的奇异光球是大风产生静电?

这一现象其实早在1940年代就已见诸报端,但在1981~1984年间,这些光球出现得最为频繁,平均每周15~20次。此后就开始下降了。但即便现在,每年也能观察到10~20次。它们被许多UFO爱好者视为外星人的飞碟。

但在一位叫阿林·斯琼德的挪威工程师眼里,赫斯达伦山谷中隐藏的东西要远比飞碟激动人心。他认为,如果能揭晓那些奇妙光球的能量来源,那不仅可以解释世界其他地方的神秘光球,还能发明储存能量的新方法。

赫斯达伦计划

1982年,和大多数人一样,斯琼德也千里迢迢来到赫斯达伦,去观赏所谓的“不明飞行物”。但和大家不同的是,他脑子里想的不是飞碟,而是想搞清楚这一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

赫斯达伦山谷上空运动的神秘光球?

他召集了两三位朋友,借了几件设备,发起了“赫斯达伦计划”。这是第一个对光球做科学研究的计划。1984年夏,他和队友首次去赫斯达伦山谷考察。他们目睹了188个光球,给它们拍了照,对它们发射了激光,用雷达记录了它们的运动轨迹,还开展了一系列测试。这一切使他们确信,这些光球绝对是真实的自然现象。但这个现象何以产生,他们没有多少头绪。辐射和地震活动都可能是光球的能量来源,然而这两方面的测量都没有得到结果。他们倒是在有些光球出现之前,在出现地周围检测到了磁场波动。

但是后来,这些光球像突然出现一样,又突然消失了,赫斯达伦计划也戛然而止。一直到1993年,当斯琼德再次访问山谷,他和队友才得知,当地人其实一直都能看见光球,只是因屡次遭到了媒体的笑话,所以不愿向外界提及。

斯琼德立刻又行动起来。1994年,他在赫斯达伦组织了一次研讨会。会后,研究者们重新开始用雷达测量光球的尺寸、形状和速度。他们还用上了光谱分析,希望能发现构成光球的元素。与会者还决心在电学、磁学和地质学上寻找赫斯达伦山谷的特殊之处,希望能解释这里何以会成为光球出没的热点地区。

光球是等离子体?

自2000年始,每年9月都有一支考察队到山谷研究光球。他们通过测量发现,赫斯伦达光球没有声响,温度似乎也不高——至少不会使接触到的土壤和树木烧起来。不过也有证据显示,它们着陆时会将地面消毒,将土壤中的微生物杀死。斯琼德见过一个光球在雪地上降落的情景,虽然积雪并未融化,但还是留下了一个印记。分析显示,这个印记下的积雪中没有微生物,然而在大约15米开外的地方,微生物的含量却是正常的。


另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是,即使在光球没有现身的时候,山谷上方的空气里似乎也还是有那么一点动静。雷达数据显示,空中的某些隐形物体正强烈地反射着雷达波。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证据都指向了某种等离子体。当一团气体发生电离时,它就会变成一团由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云气(也就是等离子)。当这些离子和电子重新结合,就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等离子体的一个性质就是能够杀菌,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其温度也的确能降低到人手可触的地步。等离子体未必都能发出可见光,有时候它们发出的是不可见的红外或紫外线。

大风产生静电?被放射性电离?

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因为等离子体是很难形成的。一般来说,要电离一团气体,必须把它加热到10000℃左右,而这样的高温是需要很多能量的。

不过,发光球体能在自然界自发地产生倒也是事实。2012年,就有一组科学家捕捉到了它诞生时的情景。当时,我国西北师范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带着光谱仪在青藏高原上研究雷暴,好运不期而至:他们的设备记录到了不远处的一道闪电,在它击中地面的同时,一个直径5米的球状闪电诞生了。它在空中逗留了1秒多钟,随即消失。光谱分析显示,这个光球含有硅、铁和钙等元素。

有趣的是,赫斯达伦光球的光谱同样显示含有硅和铁,另外还有钪——一种在当地十分常见、也恰好能轻易电离的元素。这似乎说明,赫斯达伦的光球就是球状闪电。然而在赫斯达伦,光球的诞生并不伴随着雷暴,它们可以在晴朗的傍晚倏然出现。

那它们的能量来自何处?到底什么东西能为一辆小汽车大小的光球充电,还能让它连续滚动好几个钟头呢?是山谷的形状有什么名堂,是这里的气候或者地质产生了强大的电流?

有一种观点认为,山谷的强风可以激起山上的静电。过去有研究显示,风吹起的积雪或沙子也能产生静电。可以为这一观点提供支持的是,在赫斯达伦山顶,冬季风速的确很大。

另一个观点则认为,光球的能量来自放射性元素;具体地说,是来自大气中氡的衰变,氡衰变产生的高能粒子把空气或尘埃电离了。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两位巴西物理学家。他们曾在实验室里制造出球状闪电和等离子体。他们认为,赫斯达伦光球是由“尘埃等离子体”,也就是电离的尘埃微粒构成的。他们过去就曾用氡制造出尘埃等离子体。

放射性衰变的确可能产生某种等离子体,但不巧的是,从1984年开始的每一次现场实验,都没有在赫斯达伦山谷发现放射性的证据,甚至山谷里的放射性水平比附近地区还低。

天然电池?

2011年,由意大利物理学家贾德·莫纳瑞领导的一支考察队分析了采自赫斯达伦的岩石样本。他们发现,以谷底的赫斯佳河为界,山谷一侧的岩石富含锌和铁,另一侧则富含铜。在2012年的考察中,有人又提到山谷里有一座废弃的硫磺矿。这两个线索让莫纳瑞眼睛一亮:这是一块完整的天然电池呀!

莫纳瑞猜想,山谷一侧的铁和锌可能充当了这节天然电池的阳极,另一侧的铜充当阴极,而硫磺矿中逸出的硫酸则将中间的河流转变成了电解液。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从山谷两侧各采了一块岩石作为正负极,然后将它们浸泡在河流的沉积物中。结果发现,两块岩石间确有电流通过。电流的强度足可以点亮一盏电灯。

莫纳瑞认为,这种独特的地质条件对光球的产生起到了两个作用:第一,硫磺矿中逸出的二氧化硫跟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反应时,能够产生含带电离子的云气。第二,因为整个山谷相当于一节大电池,所以谷中分布着电场,能驱使云气四处移动。

这似乎也与证据吻合。如果那些离子云气是一些冷等离子体,能量不高,尚不足以发出可见光,那么它们就有可能在山谷中隐身飞行,只有借助被反射的雷达波才能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只有一个现象是这个理论解释不了的:给离子云气供应能量使之发光的又是什么?莫纳瑞认为,可能来自电荷的积累,依据是:近些年来,研究者发现,这些光球在出现极光的时候特别显眼。例如,在2007年的一次壮丽的极光之后仅30分钟,山谷的上空就迸发出了强烈的光芒。2011年,又有几个意大利研究者在绿色的极光下拍摄到了光球。出现极光说明大气被电离了,空气中电荷较多。

有了这么多新线索,“赫斯达伦计划”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心痒痒地想重回山谷,去验证这些解释光球如何产生的理论。他们将带上实验室的最新成果,以及大量设备和感应装置。有了这些,或许一切会在不久的将来真相大白。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也许很快就能证明那些光球不仅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一旦明白了它们获得能量的机制,我们或许就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把它们创造出来。如果这真是储存能量的一种新机制,那么还可以造福人类。

眼下这还只是“如果”,但无论如何,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这一切都是自然现象,跟外星人,跟飞碟,八竿子打不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大科技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