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袭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大科技大科技 大科技 2016-05-22 3329 0

恐怖袭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接二连三的恐怖事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身心的伤害,还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准则,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结构。

恐怖袭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从2001年9·11事件之后,“恐怖袭击”这个词就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视野。10多年来,这股黑色势力在全球蔓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大国们无一幸免。尤其是近期,在俄罗斯、巴黎、马里、美国加州等地相继发生了系列恐怖袭击后,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认识又再一次被刷新了。
其实,恐怖主义给世界的威胁远远不止鲜血和生命。除了不幸伤亡的遇难者之外,那些表面上逃过一劫的人们还将长期置身于另一种慢性伤害和煎熬——那就是恐惧。

恐怖袭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大规模爆发的PTSD

在20年前,法国也经历过一次恐怖的炸弹袭击,当时伤亡人数加起来超过200人。2004年,学者们对事件中受伤的被害者进行了 一次回顾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患上了创伤后心理压力紧张综合症(PTSD)。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惊讶地发现,在经历了恐怖袭击过后,整个地区患精神疾病的人数也大幅增加。也就是说,不仅当事人容易产生PTSD等心理疾病,就连其他无关群众也难以置身事外。
在随后的大量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法国事件并不是个案。比如2005年,在伦敦发生“七七爆炸案”后的一个星期,在参与调查的普通民众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压力和抑郁倾向,许多伦敦人甚至认为“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是安全的”。7个月后,虽然大多数受访者的抑郁程度有所缓解,但依然残留了许多难以磨灭的精神压力。比如,不愿意在伦敦工作、生活,对待生命和世界也更加消极悲观等等。
这不难理解,当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整个地区都将进入一种反常和警戒状态——大街上时不时响起的警鸣,公共场所稀少的人烟,严苛的安全检查……在一段时期内,这种紧张的氛围裹挟着人们每一天的生活。这所有的一切,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人们的心情、生活方式乃至世界观。
毫无疑问,这种对于恐惧的利用也是恐怖分子驾轻就熟的心理武器。它就像一个看不见的魔鬼,一点一点地蚕食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恐怖袭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无孔不入的负面信息

不仅如此,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除了受害当事人以及生活在一个地区的无关群众外,卷入灾难后洪流的人甚至会波及到几千公里之外。
比如,在9·11事件后,一项针对纽约以外美国各大州的调查显示,超过17%的普通民众患上了PTSD等精神疾病。
为什么没有直接参与或目睹恐怖袭击的人们也不约而同地患上了灾难后遗症?心理学家称,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来源于高强度的媒体报道。在9·11事件后,学者曾就2000名未直接卷入恐怖袭击的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发现,收看相关电视新闻的时间与患PTSD的概率呈现高度正相关——相关信息接收得越多,患PTSD的概率越大。
在9·11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上下所有电视台只播报新闻,没有其他节目,甚至连广告都没有。心理学家称,这种高强度的恐怖信息轰炸并不是什么好事,当整个社会都笼罩在紧张的氛围和信息之下时,人们则难免由于主观感受而产生恐惧、无助、消极等脆弱情绪。而这种焦虑和不安又极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如此一来,大规模的心理疾病便迅速蔓延开了。

恐怖袭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多米诺骨牌似的社会灾难

恐惧之后,人们的行为与习惯自然而然随之改变。比如,有些人在9·11事件后便不再乘坐飞机;有些人不再在人多的场合做长时间逗留;有些人不再把出国旅行当成每年必不可少的休闲。
虽然这些变化看起来只是少数人的个体行为,但如果放眼整个社会,你会发现,对恐怖主义的恐惧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行为乃至全球经济。
就拿9·11事件来说,除了给美国造成数百亿美元的直接财产损失外,其间接损失至少已达1000亿美元。其中,旅游业、航空业等与9·11事件直接关联的领域更是首当其冲。
据数据显示,在经历了9·11重创后,美国航空业旅客大幅减少,大多数航空公司减少了约20%的航班。然而,这也只是灾难后遗症的冰山一角,随之而来的一连串影响和打击就像是多米诺效应,无不渗透着社会的乏力和恐慌。
比如,由于航空企业入不敷出,便不得不被迫解雇大量员工,据统计,各大航空公司裁员总额超过8万人。随着各行各业失业人数的增加,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也将受到影响,诸如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是人们的购买热点。
不仅如此,就连可口可乐等软料行业的销售额也下跌了1~2个百分点,可别小看这区区2个百分点,它基本相当于1.2亿瓶的销售量。
其实,这一系列数据表面上呈现的是持续低迷的美国经济,但其本质却是深入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不安和恐惧。大到生活方式,小到每一天的饮食习惯,都在强大的恐惧面前被硬生生地改变了。

恐怖袭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改变与政府关系

恐怖袭击的频繁发生,也改变了人们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通常,在发生一次大规模恐怖袭击后,人们会倾向于相信政府具有杜绝未来再次发生类似事件的能力。比如,在9·11事件前夕,美国政府的信任度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但是,突发的9·11事件点燃了人们的恐惧,民众的注意力一方面被转移,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对政府前所未有的依赖,他们相信,美国政府能够拿出强有力的措施应对恐怖分子,保护群众生命和公共安全。一时间,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也创下了数十年来的新高。
此外,心理学家也就恐怖袭击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恐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内心的恐惧成反比。也就是说,灾难过后,对政府越信任的人,其内心的恐惧越少,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也就越低。比如,2011年7月22日,挪威曾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于特岛惨案”(那天,挪威人布雷维克先在挪威政府办公大楼前引爆威力巨大的汽车炸弹,然后又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以西40千米的于特岛向人群扫射,共造成77人死亡,300多人受伤)。学者曾分别在事发前、事发当时以及事发10个月后对当地民众的政府信任度及恐惧感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灾难过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明显提升。而且,即使是在事发10个月后,对政府高度的信任和依赖心理,也缓冲和改善了大部分由恐怖袭击引发的负面影响。
当然,恐怖主义的威胁对每个人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恐怖活动,大多数人还是抱着辩证而理性的心态。除了对政府的信任感可以帮忙驱散内心的阴霾和不安外,心理学家称,一些其他的内心防御措施也可以帮大多数人免受过度恐惧的精神折磨。比如,一项研究表明,愤怒就是对抗恐惧行之有效的心理保护因素。因为,在愤怒的情绪之下,人们往往能产生更强烈的存在感和对全局的操控感,这种置身于正面交锋的主动心理也使人们变得更加积极和乐观。反之,一味的恐惧则会使人们产生难以摆脱的被压迫感和控制感,从而在主观的消极情绪中越陷越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大科技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喜欢0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