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内部的东西拍照
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伦琴第一次正式发现了X射线,并用来拍摄妻子的手,而得到第一张手骨照片。这项发现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人类从此可以一窥人体内部,而不必剖开人体。时至今日,现代医学上常用的透视扫描就源于此项成就。
不久,居里夫人及其丈夫又发现两种新物质,钋和镭也具有放射性。这使人们再度兴奋起来,不断探索,各种各样的其他射线很快被发现。另一方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对摄影的认识与今天很不一样。当时有些科学家认为摄影(诞生于19世纪)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途径,可以使人通往那看不见的世界(如灵魂、思想世界)。
在此影响下,人们借各种不同射线(有的只能算射线理论),观察那些藏在内部的东西。于是,世界上涌现出各种各样奇怪的照片,号称都是拍摄了某些“内部”的东西。当时,新技术就是这样被广泛应用的。
当大量成果一起涌现时,泥沙俱下也是难免的。比如N射线,号称被法国科学家布隆德洛发现后,还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证实,但最终证明N射线是假想出来的,并不存在。这其中有一个V射线比较特别,虽然它也是假想出来的,而且从今天来看它显然走上了科学歧途,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
给人的思想拍照
20世纪初,法国科学家达杰特(Darget)提出“人体辐射”的概念,即人的灵魂、思想也会发出射线,并以生命(vital)一词首字母来表示,这就是V射线。这种理论在当时是一种时尚,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欢迎。
为捕捉并验证V射线,同时也为了解人的思想和生命状况,达杰特研制出一台小型V射线照相机,命名为“便携式放射技师”。其实它就是在一根带子上系一个小盒子,盒子里装上摄影胶片,然后绑在人的额头上。假如摄影胶片感光,就表明V射线从头脑辐射出来,那么胶片便会形成某种图像,或许图像又模糊又抽象,但至少达杰特认为,这便是人类思想的照片。
然后他以妻子为实验对象,开始进行拍摄。在妻子通力配合下,达杰特经过不断摸索,趁她在沙发上打盹,昏昏欲睡时,把V射线照相机绑在了她的额头。功夫不负有心人,达杰特终于“拍摄”了一张满意的照片。照片冲洗出来后,达杰特非常兴奋,以潦草的字迹直接在照片上写了“Photographie du reve. L’Aigle.”(法语,意思是:梦的照片,鹰),如右上图所示。
这张照片使达杰特确信,自己把一个人头脑中的思想成功拍了出来。随后,他向法国科学院写信,声称这种方法可以拍摄出思想照片,还能揭示一个人内心思想的运作方式。
除了他妻子的“鹰梦”照片,达杰特还拍摄了其他照片,比如这张“瓶子与手杖”的照片也很有名,见右下图。
1911年,经过不断探索,达杰特做出了总结。当人的头脑思考时,思想就会产生,它就会通过大脑发出振动波,向外扩散,并附带着热和光,即V射线就辐射出来了。达杰特还称,曾经有一次趁弹钢琴时给别人拍摄思想,竟然拍出了贝多芬的肖像。
看不见的思想真能拍出来?
射线是看不见的,思想也是看不见的,当两者碰到一起,人们便能看见思想了吗?这让人感觉很玄乎,似乎与科学相悖。在当时就有人批评达杰特以“灵魂摄影”误导大众,认为他是冒充内行的骗子。但是达杰特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且他与法国科学院通信,还得到了神经学家和内科医生的肯定与支持。
不过事实终究无法支持玄幻的“灵魂摄影”。根据达杰特妻子事后回忆,她并不记得在拍“鹰梦”照片时,自己打盹梦到了鹰。后来经深入验证,达杰特的摄影胶片之所以能洗出这样的影像,一是由于当时显影液稀释得太粗糙,二是受人体皮肤的热量散发而导致的。因为当把V射线照相机放在冰冷的尸体上时,就没有任何图像出现;当把尸体加热,相当于活人体温时,图像就出现了,并且与活人的图像极其相似。
科学拍摄人类“思想”
由V射线导致的科学歧途,至此才算重归正途。然而,关于“思想摄影”的探索却远没有结束。今天,新一代的思想摄影师出现了,他们经历过广泛的科学训练,还配备着精密的辅助仪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仪。
它运用了一种开创性技术,可以把大脑内部的运作机制投射出来,而无疑这次是在正途上。大脑思考时,消耗氧气,血液就会流向大脑不同部位,输送氧气。通过捕捉血液流动,就能形成大脑活动的图像,这就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
有些人就认为,既然思想决定了脑细胞活动,而脑细胞活动又决定了氧气和血液流动情况,那么一定的血液流动图像必然对应一定的大脑思维模式,因此观察图像就能识别出人的思想。这种观点曾经一度非常流行,受到大力追捧,如同当年达杰特的情况一样。
然而科学是严谨的。思想不是占据空间的东西,不一定必须与实体相关联。比如“我喜欢豆浆油条”,这个想法有具体的实体指向,或许还伴随着实体的唾液、胃液分泌,而“我喜欢形而上学”却没有实体关联。思想是抽象的,把许多单独的概念(如油条、哲学、形而上学等)联结在一起,承上启下,浑然一体。没有任何实体可以与“思想”这个概念相匹配。虽然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医学和神经科学上确实非常实用,但是若用来读取人的思想,尚显不够。
再过若干年,将来更新的技术出现,届时人们或许还会热衷于读取人的思想。不论如何,这种追求不会泯灭,因为现实需求就是不懈追求的动力之一。比如面对犯罪嫌疑人,从他们头脑中读出真实想法,绝对比审讯他们有可能得到谎言更为实用,也更为有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大科技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